【实用】识字教案合集十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识字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识字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借助课文插图和多媒体情境,了解词语意思,欣赏如画的壮乡山水,感受如诗的壮族风情。
3.诵读课文,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并能按笔画在田字格中写端正、写匀称。
课前准备
根据课文内容及相关的录像、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录像导人,初步感知
1.导语: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在我国南方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那里山奇水秀,景色迷人,想跟老师到壮族之乡去看看吗?
2.多媒体播放一段桂林山水的录像片,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如画的风景。
3.指名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板书课题:识字2),会是什么内容呢?
二、初读课文,识字识词
I.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要求看音节,读准字音,读顺词语。
2.指名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再读课文,对照画面,想想课文描写了什么?
4.读后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三、图文对照,理解词义
1.指导学习第一行。
(1)多媒体显示一组秀峰倒影图,学生看图后说说画面中的景物。
(2)媒体画面对应处相机出现词语:碧水、秀峰、倒影。
(3)学生有感情朗读。
2.指导学习第二行。
(1)多媒体播放一段对歌,听这是什么声音?接着显示壮乡青年男女榕树下对歌的画面。对歌,是壮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也有这样的风俗吗?
(2)学生说这两个青年在什么地方对歌。教师边叙述边出示相应词语:对歌、榕树、壮乡。
(3)画面特写,认识榕树。
有感情朗读第二行。
3.指导学习第三、四行。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里的山水姿态各异,形象万千,想不想细细欣赏一下它的奇特?多媒体显示一幅山水画卷,接着显示一组画面,学生说说它们的样子。
(2)教师相机出示对应的词语:象鼻、骆驼、笔架。指名齐读词语。
(3)再来欣赏漓江的水,多媒体显示江上景象,指导学生看图认识画面景物。
(4)教师相机出示词语:竹筏、鸬鹚。读好这两个词。
(5)看到这样的山,这样的水,你有什么感受?相机出示词语:画廊。读好这个词。
(6)连贯朗读第三、四行。
四、反复诵读,巩固识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联想画面景象。
2.指名朗读课文,读出情趣。
3.多媒体显示词语(不带拼音),学生认读后显示画面景象,看看读得对不对。
4.逐步出示每行词串,学生诵读后串词成句,练习说话。
5.配乐朗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写好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读课后生字表,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媒体相机出示,学生说说结构比例。
3.媒体出示”碧”和“架”,学生观察后说注意点,两字下部的横画用红色显示。
4.重点指导“鼻”和“廊”;
“鼻”:先看清结构特点,再看教师示范,然后在书上描红。“鼻”也作偏旁,读作鼻字旁。
“廊”:注意里面的”郎”部,下面只有一点。看教师范写,再在书上描红。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教师巡视,提醒纠正写字姿势。教室里播放舒缓轻柔的乐曲。
识字教案 篇2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组的第一课——《识字四》。
一、说教材,明确地位
本组课文是教材八个专题中之一,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取了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开篇第一课《识字四》就精选了三组共十个成语,这既是对从《识字一》开始的成语系统积累的进一步延续,又对本组课文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本课按“学会取长补短”,“看事物不能以偏概全”,“做事请不能急于求成”有联系地排列,给学生提供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好方法。从涉及的思想内容看,《识字四》在全组课文中具有统领作用;从呈现方式看,是帮助学生集中识字的好范本。
二、说学情,预设难点
学生到了二年级,已经基本具备了自主收集和积累词语的能力,同时也有积累成语和阅读成语故事的兴趣和愿望。本课的“坐井观天”、“拔苗助长”等成语故事早已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了,但是,成语的引伸义大部分孩子并不清楚,有的甚至闻所未闻。为了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也结合低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征,我的教学既要避免枯燥的成语说教,又要让学生明白和感知成语以小见大的语言魅力和背后所蕴涵的道理。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达到教学预期,我将采用开放式教学,课前引导学生多方式、多渠道收集本课成语资料,对这些成语有初步认识.。课中以诵读为主,放手让学生展示收集的成果,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从成语本义出发,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感知引伸义。
三、说目标,确定重点
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针对学情预设难点之后,我清楚地认识到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通过学习成语认识生字、巩固识字方法。因此,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九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初步了解本课成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培养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积累成语的兴趣。
本课教学将安排两个课时,我重点说第一课时。
四、说流程,精心操作
这个课时,我安排的教学流程是:
1、听说结合,激趣导入
2、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3、学习生字,游戏巩固
4、续讲故事,示范引路
5、交流学习、合作理解
6、书写生字,学习评议
7、积累延伸,超越文本
请允许我一一道来:
1.听说结合,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孩子们展示量衣尺上的一尺长和一寸长,利用多媒体扮演尺娃娃和寸娃娃的争论,尺娃娃说:“我比你更长。”寸 ……此处隐藏6830个字……字卡。(边读边摆成3排)
6.学生找字卡。(识字大王、识字小老师)
7.游戏:拍手找朋友:图文结合谁是我的好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
游戏:捉迷藏这些生字躲到了课文里,大家还认识吗?
三、朗读感悟,兴趣学习
1.自由试读识字儿歌。
要求:(1)读准每个字的字音。(2)共有几句话,作上记号。
请同学分别读这三句话。
请挑一句你最喜欢的,赶快练练吧!
2.合作学习:请把你喜欢的这一句,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3.全班展示读。反复练读这三句。
4.表演读:星星创作奖神秘奖品奖给读得最好,表演得最好的小组。
要求:每组挑一句最喜欢的,边读边表演。看哪一组读得最好,表演得最好。时间1分钟。
5.全班展示:全班配合读,小组表演。
6.小组比赛读。
7.拍手连读。
8.游戏:找尾巴全班拍手读,一人排顺序。
读课文或边儿歌:
小蜻蜓展翅飞
小蝴蝶捉迷藏
小蚯蚓造宫殿
小蚂蚁运粮食
小蝌蚪游得欢
小蜘蛛结网忙
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分类学习法:这么多生字怎么学更轻松呢?孙老师教你们一的好办法,就是分类学习法。
2.小组讨论法:这些字可以分成两类,哪两类呢?同桌讨论一下。
第一类: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第二类:展、运、网
(1)学习第一类字: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1)编儿歌:蜻──青青小虫天上飞
2)虫+熟字:虫+青、虫+廷、虫+胡、虫+丘、虫+引、
虫+马、虫+义、虫+科、虫+斗、虫+知、虫+朱
编儿歌记生字:虫和青,蜻蜓的蜻;虫和廷,蜻蜓的蜓
(2)学习第二类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去掉拼音读
五、指导写字
1.指导写蚂、蚁。
这两个字都是虫字旁,应该写得左右大致相等。虫字下面的提不要写成横。
右边的马、义要写得瘦长一些。
识字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认识65个生字,会写46个字。
2.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3.背诵《我是什么》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5.喜欢了解科学知识,勇于探索。
识字8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
2.熟练掌握成语和科学术语。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生字生词。
2.神话故事与科技的不同。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有关神话和科学的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过难题?你是怎样解决的呢?我们有无数个为什么要问,要弄懂这些为什么,就要爱科学,学科学。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科学术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认读生字生词。
(l)轻声读课文。找出生字并作记号。
(2)教师范读,学生听清字音。
(3)抽卡片认读生字和生词。
(4)教师指正。
(5)重点指导:宇、宙、载、箭
2.指导书写、议记。
(l)自学。
(2)讨论识记生字字形的方法。
(3)重点指导:卫、运、宙
(4)师范读字词,领读字词。
(5)学生自由读。
三、学习科学术语。
识字教案 篇10教学目标:
1、认识“万、复、苏、柳”等1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万、冬、齐、丁、百”5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4、主动收集积累春天的词语。
5、认识并了解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变化,使学生产生好奇,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课前准备:挂图;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词语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小朋友,春姑娘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她给大地万物带来了生机。春天在哪里呢?今天,老师和你们去郊外、去田野找春天,好吗?
2、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学生闭上眼睛边拍手,边唱歌。
二、图文结合,认知词语
1、语言过渡:睁开眼睛看看四周的景色,美吗?是呀,春天给大地披上了绿装,到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小朋友,春天在哪儿,你能找到吗?
2、认识词语。
随机学习四组词语。(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读一读字音,在图上认一认,唱一唱有关小动物的歌儿,说一说花儿的颜色,有关事物的特征等)
3、揭示课题,巩固字音。
刚才这些词语是语文书上《识字1》的内容。(板书:识字1)打开书,你们看,它们正排着队,等着小朋友去认识呢!请小朋友读一读这些词语,比较难读的可以多读几遍,也可以请小组中的同学帮帮忙。(学生自由读)
4、生生互动,游戏内化。
小朋友,刚才我们在柔柔的春风中,在柳树的绿叶中,在布谷鸟的叫声中,在花儿灿烂的笑脸上找到了美丽的春天,你能把这些词语贴到它的朋友身边去吗?请拿出词语卡片,同组的小朋友互相合作,来贴一贴,贴好后再一起读一读,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正确。(播放《春天在哪里》)
三、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语言渲染: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春雨淅淅地下,柳丝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土,大地葱绿;燕子、布谷、蜜蜂飞来了,为春天增添了几多生趣;梨花、杏花、桃花张开笑脸,为春天增色添彩!你愿意美美地读一读吗?让小朋友们感受一下春天多美呀!
2、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
四、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师总结。
2、课后,小朋友去找一些有关“春天”的诗歌或成语,读一读。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书写的生字并口头组词。
2、认识3个新偏旁。(“日”字底,“木”字旁,草字头)
3、学生看笔顺图自学生字,描红课本上的生字。
4、说说是怎么记住生字的。
5、说说书写注意点。
6、教师在田字格示范书写。
7、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写好生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