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猫教案

时间:2024-06-13 20:56:30
【精华】猫教案三篇

【精华】猫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猫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猫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根据《新纲要》的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爱听故事的情况,组织设计了《猫医生过河》这一故事续编的语言活动。大班的幼儿抽象思维的能力有所提高,对词汇的理解及掌握有一定的积累。组织他们对故事进行续编不仅仅能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对事情的逻辑推理能力及创造力。

二、活动目标

1、 会说、会用一至三个新词汇。

2、 能够完整地叙述故事。

3、 体会故事中小动物们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三、活动难点

在幼儿续编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幼儿顺利完整地续编故事。

四、活动准备

猫医生过河的故事图片3张。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出示图片,将幼儿引入故事情景,介绍角色背景,讲述《猫医生过河》的故事。

(二)幼儿学习续编故事

1、就图片内容对小朋友进行提问,帮助他们理解故事。

2、以组为单位让小朋友讨论续编故事。

3、请故事编得好的小组选出代表起来,给其他的小朋友讲他们续编的故事。(2"3个组)并对续编的故事进行简短的评价,对不合理的内容进行澄清。

4、老师也来续编一个故事,并请小朋友们为老师编的故事提一些建议。

5、请小朋友们共同编一个故事的结局,让故事更完整。

(三)小结部分

总结幼儿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联系实际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热团结友爱,热情帮助别人。

六、延伸活动

在小朋友们续编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性情景表演。

七、教学反思

猫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

(2)知道熊猫是生活在深山竹林里爱吃剑竹的动物。

活动准备:

幼儿去动物园看过大熊猫,与幼儿共同收集熊猫的玩具或照片,熊猫吃竹子的图片一张或录象带一盘。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小朋友很喜欢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出示熊猫玩具)

(1)提问:你们喜欢熊猫吗?为什么?

(2)提问: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3)提问:它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大熊猫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

提问:你们知道大熊猫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叫国宝大熊猫)

它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它是我国的特有的动物,很早就生活在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很少,我们都要爱护它。)

3.教师用关爱的情感与幼儿共同小结:

大熊猫形态可爱,动作有趣,性情温和,是我们喜爱的动物,它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可现在却越来越少,它的生存面临的危险很多,我们都要关心它。

猫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学习儿歌,能根据儿歌内容正确感知1~5的数数。

感受儿歌的情趣,喜欢小猫,乐于亲近小猫。

活动重点

学习儿歌,能根据儿歌内容正确感知1~5的数数

活动难点

感受儿歌的情趣,喜欢小猫,乐于亲近小猫。

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亲亲小动物》《小朋友的书。数学》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出主题。

1.请小朋友仔细听,有几只小猫到我们教室里来做客了?

2. 请出“小猫”,数一数,有几只小猫。

二、教师朗诵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

1.翻开《小朋友的书。亲亲小动物》第19页“咪咪猫”,教师读儿歌一遍。

2.提问:儿歌里面有几只小猫?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三、幼儿学习朗诵儿歌数遍。

四、学习简单的合作朗诵。

1.分角色朗诵

2.幼儿分组担任角色合作朗诵

活动反思

该活动选取了幼儿生活中所喜爱的小动物题材——猫的形象,因此,幼儿一直都带着强烈的探索欲望。且猫对幼儿来说是个可望但不可及的动物,也留给了他们充分地认知和探索空间。

不足之处的反思

(1)缺乏实物的科学性

由于条件的限制,在活动中,我没有采用小猫实物,而是以一只布偶代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探究认知的科学性。

(2)探索形式不够丰富

在硬件限制的情况下,我让幼儿探索的形式较单调,且不具说服性,如果在教学中能加入形象的视频影像,或许更能体现科学价值 。

《【精华】猫教案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