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安全教案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安全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安全教案 篇1教学目标
一、 维护公共秩序(板书)
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市场、商场、公园、影剧院、娱乐场、运动场、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的秩序的
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只等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
结伙斗殴等流氓行为,造谣惑众、煽动闹事的行为,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的行为,拒绝或阻碍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
1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四个案例,并将下面的三个案例分类,然后说明这些行为所造成的危害。或者分组进行小品表演,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对于表演能力强的班级,上课时临时安排,由学生即兴发挥即可;如果是个别学生有表演天赋,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他们准备几个小品,课堂表演之后,其他同学再进行讨论分析扰乱公共秩序的危害。)
二、保障公共安全(板书)
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弹簧刀或者其他管制刀具的
15日以下拘留、200地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未经批准,安装、使用电网的
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在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故意损毁、移动覆盖物、标志、防围的”
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案例分析:据广州日报报道,既未持有个人驾驶证,又未办理危险物品准运证的何某,利用人货车非法运送液化气,被深圳市宝安区消防大队依法处以治安拘留7天的处罚。
当日下午3时多,宝安区消防大队防火科对松岗镇一家气站进行防火检查,一辆停放在气站门口附近,车身上没有任何易燃易爆物品准运标志,却装满液化气瓶的人货车,引起消防干警的注意。
检查发现,这辆人货车未办理危险物品准运牌证,车辆的排气管没有经过防爆改装,当时驾驶人货车的何某本人也没有驾驶证。消防干警对车上液化气进行了清点,发现车上共有液化气40瓶。据何某供述,这些瓶装液化气主要供应居民使用,这辆人货车就是其经营液化气的流动仓库,平时他就在沙井、松岗一带广发卡片,一有求购电话,立即改用摩托车将气送去。(学生思考:他为什么被拘留?如何才能避免危险的发生?)
因为稍有不慎,这样的流动“火药库”,都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何某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何某违法行为的严重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消防部门依法对其作出治安拘留7天的处罚。
如果要避免危险的发生,一要靠人们的自觉守法,二要通过对违法分子的制裁,警示他人。
(学生比较分析:为什么同样是危害公共安全,何某被拘留,靳如超却被判死刑?美国流氓应受到何种处罚,为什么?)
学生讨论分析后,教师归纳:
因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触犯了刑法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他们造成的社会危害不同,受到的处罚自然也就不同。因此,何某被拘留,靳如超却被判死刑。美国流氓所受的处罚应根据被打的司机的伤情来定。如果伤情严重,就应按故意伤人罪对其进行刑罚处罚;如果伤势较轻,则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明确了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的主要内容:了解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希望同学们在实际行动中要做到自觉守法,并能运用法律武器,同妨害公共安全,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作斗争。
课后练习:
预习第三框内容,搜集整理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案例。
安全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景和儿歌中了解信号灯,斑马线,天桥等交通设施的功能。
2.能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在交通设施的帮助下安全通行。
活动准备:
1.信号灯,斑马线,天桥图片
2.在教师里布置道路场景,包括若干辆玩具小汽车,用纸画出斑马线,信号灯,用平衡木充当的天桥。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见过这些东西。
教师总结:这些都是在马路上经常会看到的,它们可以帮助和保护人们安全通过,叫做交通设施。
二、使用道具布置道路场景,引导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了解常见交通的功能。
教师;爸爸送丫丫去幼儿园,他们一路上会经过哪些交通设施呢?小朋友,一起来看看吧?
1)在情景表演中了解信号灯和斑马线的作用。
2)旁白;爸爸和丫丫站在马路边,他们想过马路。
丫丫;爸爸,我们站在这干什么?怎么还不过马路呀?
教师总结:
我们走在马路上,想要安全地通过,就要遵守交通规则。信号灯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安全地过马路,司机叔叔看见斑马线就会减速慢行,爸爸、妈妈在开车的时候也要提醒他们遵守交通规则。
安全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班会,学习校园安全知识,增强学生校园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2、倡议大家安全记心上,处处小心。
活动准备:选定剧情扮演者进行排练。
活动情景:情景剧、多媒体、写倡议书
班会过程:
一、导入班会
师:你们是祖国的未来,你们的安全倍受家人、老师的关注。孩子们,每天上学放学父母亲们会怎样叮嘱你们呢?谁来说说?
学生汇报
师:不错,父母更多的是希望你们小心,注意安全,因为你们的安全牵动着他们的心,让我们安全记心上,五三班《校园安全伴我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生命可贵(以对话方式和学生进行讨论)
师:同学们,健康之于生命,拥有健康生命,才会生生不息,生活因健康而美好,生命因健康而精彩,家庭因为有你而幸福。亲爱的同学们,让父母放心也是尽孝的体现呀,这个,我们的老祖宗在很早以前就相当的明了了,不信你们看,那里不是来了一个穿越时空的古人吗?
1、《孝经》表演引入
2、情景剧表演
3、看了情景剧你想说点什麽?
生汇报
过渡:我的心现在也和你们一样的难受,受伤的同学的身体和心理就更加的难受了,下面就请我们班的孩子来给我们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
4、生讲故事。
听了这个故事,我的心沉甸甸的,相信你们也和我一样,那我们应该怎样避免在教室内发生危险呢?{生讨论,汇报}
小结:是 ……此处隐藏772个字……家住在哪儿?离学校远吗? 2.从你家到学校要经过哪些地方呢?
3.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在黑板上贴上简笔画(红绿灯、小百货店、小桥、十字路口等)
4.谁能上来摆一摆?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吧。
5.师:我们都很熟悉从家到学校的路线,能把这些画下来吗?(你们可以照图画,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画,如果太难画,或者不会画,就用文字来表达吧!)看谁观察得仔细、画得清楚。
(三)评一评
1.在四人小组中交流画的路线图。
2.组内交流,推选画得最好的同学上台汇报展示。
(四)议一议
1.过渡:一(1)班的小朋友就是棒,一会儿就把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画好了。那么你在上学路上见过下面这些情况吗?
2.课件演示:《我能说“不”》
3.如果你就在边上,你会怎么做呢?你是怎么想的?
4.你做过这样的事吗?
5.教师总结:
(1)在上学路上玩卡片、玩蚂蚁,会迟到,影响我们一天上课的情绪。
(2)吃零食摊上的食物,会影响健康。
(3)玩摸奖游戏,买小玩具,浪费钱又影响学习。
板书:上学路上不玩耍。(齐读)
三.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画上学路线图,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手来,通过说一说、贴一贴、画一画引导学生回忆上学的路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并学会分析路上的安全因素。
2.应尽可能再现学生的生活场景,通过辨析学生身边的事例,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行为。
3.针对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游戏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知识。
安全教案 篇6教学目标:
1、了解游泳时可能发生的危险。
2、知道游泳时应该注意的事项,遇到危险时应该如何紧急求助。
教学重点:了解游泳时可能发生的危险。
教学难点:知道游泳时应该注意的事项,遇到危险时应该如何紧急求助。
教学过程:
一、说说我的'见闻
小朋友会游泳吗?听说过游泳或滑冰时发生的危险的事情吗?你知道哪些是危险的水域吗?请学生讨论并回答。
二、探究之旅
活动一:身边的危险
1、阅读课本上的案例,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两起溺亡事故?这些同学有哪些不安全的行为?
2、生讨论并各抒己见。
活动二:处处留心
1、仔细看图,说一说,下图中同学的行为安全吗?为什么?
a、孩子或成人在河边钓鱼
b、两位同学在水库里游泳
c、夏天,两位小朋友相约去村边的小河玩水
d、几名同学在裂开的冰面上滑冰
e、几位同学自行组织在湖上划船
f、小红趁爸爸妈妈不注意,自己下海去游泳
2、个人汇报,并将自己的看法说一说。
3、想一想:还有哪些水域是危险的?
4、师小结:郊外池塘、河堤、溪谷、水库、湖等地方为危险水域,未成年人须在家长陪护下,选择安全的区域游泳。
5、阅读案例,说说为什么会发生案例中的事故?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6、小结:溺水身亡已经成为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农村儿童溺水身亡的人数是城市的五倍,特别是留守儿童溺亡占绝大多数,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家长的陪伴下,选择安全的水域玩耍。
活动三:紧急救助
1、如果有伙伴落水了,你会怎么做?下图中同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a、自己下水去救落水的同学
b、几位同学手拉手把落水同学救上来
c、去找大人来救落水同学
d、告诉落水同学放松身体,把头露出水面
e、让落水同学抓住树枝,把他拖上来
f、先给110打电话
2、个人汇报,并将自己的看法说一说。
三、我的收获
同学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收获。
四、拓展实践
1.危险判断
认识水域安全标志,交流标志的含义。
2.家校互动
a.和家长一起调查、了解你所生活的周边有哪些危险水域?这些水域有什么安全隐患?该如何避免危险发生?
b.你家或学校附近的水域有安全警示标志吗?如果没有,和家长一起写一份倡议书,提醒相关管理部门注意。
安全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认识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以及安全标志.
2、能仔细观察、分析哪些食品时安全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3、在生活中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克制自我,少吃零食.
活动准备
1、各种食品包装袋及瓶、罐.
2、霉变及变质的食品若干.
3、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注意过食品包装上的安全信息呢?在正规超市买的食品外包装上会有生产日期和安全标志,你们明白吗?
2、活动展开:观看教学挂图.
(1)观看教学挂图,认识生产日期和安全标记.
①教师出示挂图上的生产日期及安全标志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辨认.
教师提问:图中的食品包装袋和牛奶瓶上有什么数字和图案?它们有什么用?
②教师给出正确答案:这是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安全标记.它们能够告诉我们所购买的食品是不是安全的,可不能够放心食用.在保质期内的食品时安全的,过了保质期就坏掉了,吃了可能会生病.有安全标志的食品是安全的,没有安全标志的食品最好不要购买.和爸爸妈妈去买食品,能够提醒他们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安全标志.如果你不会计算保质期到什么时候,能够问问身边的大人.
(2)观看教学挂图,学习分辨变质食品的正确方法.
①教师出示挂图上其他三幅图片.
教师提问:面包上方有什么,还能吃吗?开封后搁了一段时光的食品怎样才能明白有没有变质呢?牛奶、豆浆能在温室下放很久吗?
②请幼儿回答,大家评论.
③教师小结:在吃食物之前,我们要确定食物是不是安全的,能够先用眼睛仔细地观察一下有没有霉点,是不是变色了,还能够用鼻子闻闻有没有奇怪的味道,比如酸味或者臭味.如果颜色和味道改变,就说明这个食物坏掉了,不能吃了.新鲜牛奶、豆浆在室温下不能放太久.
3、活动展开:实地观察分辨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①师:我那里有一些食品的包装以及各种食品,请小朋友来当食品检验员,检查一下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不安全.
②每次请3~5名幼儿,并群众检查讨论.
③讨论零食中的安全隐患,克制自我,少吃或不吃零食.
教师小结:所以,小朋友们要少吃或不吃这样的零食,才会健康成长.
活动总结:注意食品安全.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