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6的加法》中班教案

时间:2024-06-13 21:20:57
《6的加法》中班教案

《6的加法》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的加法》中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6的加法》中班教案1

教学目标分析

1、 认知目标:使幼儿学会利用6的组成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

2、 能力目标:通过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培养他们观察、思维、运算能力。

3、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激发幼儿对数的运算的兴趣以及大胆表现、积极交流的良好习惯。

4、 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根据6的组成进行加法运算。

2、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知道一个加数与和,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教法

采用尝试发现、综合对比、总结归纳、网络教室直观演示等形式,指导幼儿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而开展课堂教学。

学法

以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以练为主,以亲自实践、积极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

按照心理学常识,幼儿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把学习当成愉快的事。因此,上课一开始进行复习时,就设计这样的导语: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了

很多加减法了,今天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谁最能干,(点出复习题)最先做出老师出的这些题,好吗?在这种刺激下,人人都想当老师眼中的小能手,兴趣一下子就能调动起来。这是引导幼儿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这是复习6的组成。

在新课学习中,通过可爱的动物图片群和插入声音的播放,激发幼儿学习新知的欲望,引导幼儿感知、探索得数是6的加法。这是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图片,发现数量关系,学习5+1和1+5,初步引导通过组成计算得数;然后出示4+2和2+4两个算式,让幼儿摆弄小棒探索得出4+2=6和2+4=6,再脱离小棒的帮助通过组成计算得数;最后直接出示算式3+3=让幼儿利用组成计算得数。 本课的难点是已知一个加数与和,求另一个加数,这一难点的突破是通过感知具体事物的数量,引导幼儿填空,找出另一个加数,再过渡到利用6的组成想出另一个加数。

本课通过图片和实物的观察和操作,来感知得数是6的加法;然后通过数的组成来理解得数是6的加法;最后通过提高练习,让学有余力的幼儿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6的加法》中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熟练掌握6以内数的计算。

2、培养幼儿的口算能力。

3、培养幼儿书写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课件、挂图、题卡。

【活动过程】

小朋友们看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小动物们准备出去郊游。他们来到小河边,河水很急,它们过不去,这时长颈鹿伯伯说;回答出问题我就让它们过去6+1=、2+2=/4+1=.

母鸡大婶还想考一考小朋友们,一只母鸡用数字来表示,生:一只母鸡用数字“1”表示一只公鸡用数字几来表示,生:一只公鸡用数字“1”来表示,那现在一共有几只鸡用加法还是减法?生:加法。这时母鸡大婶又叫来了两只小鸡用数字几来表示?生;用数字“2”来表示。问: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我们来用加法来计算,1+1+2=4.

刚才我们小朋友是数出来的,现在老师就告诉你们计算方法,看1和1相加等于2用头两个数相加的结果再加上第三个数得出的结果就是这道题的结果。

池塘里有2只小鸭我们用数字2来表示,又游来2只小鸭也用数字2来表示有游来2只小鸭也用数字2来表示想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鸭?列出算式2+2+2=6

【活动延伸】

聪明的宝宝填一填:2+2+2=??? 2+1+1=??? 2+2+2=?? 1+1+3=

【活动结束】

游戏:放风筝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6以内数的连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6的加法》中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进一步体会理解加法的意义,正确计算6以内的加法,复习加法交换律。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6、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1、学具:数字卡片1——6、+、=,6元纸币。

2、教具:数字卡片若干、算式卡片若干、价格标签若干、音乐。

3、环境创设:超市一角:饮品专柜。

【活动进程】

一、布置“超市饮品专柜”——创设游戏情境,导入活动:

1、出示各种饮品,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有什么;

2、引导幼儿分类放置饮品,并请幼儿介绍分类的方法;

二、统计饮品数量——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的加法解决问题,复习加法交换律,体会加法的意义;

1、引导幼儿提出问题;

2、引导幼儿分析解决问题;

(1)按颜色不同列算式。

a、发现营养快线的不同(颜色不同)。

b、点数记录橙色、蓝色的数量。

c、引导幼儿列加法算式,并说说列示的原因。

4+2=6

2+4=6

(2)按大小不同列加法算式。

1+5=6

5+1=6

(3)按名称不同列加法算式。

3+3=6

(4)观察第一组、第二组算式,引导幼儿复习加法交换律。

a、发现两组算式的相同及不同之处;

b、用手势表示。

三、看算式口述加法应用题——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引导结合生活经验,口述加法应用题,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四、购物游戏————学以致用,体会数学的乐趣

1、出示物品价格,了解各种物品的价格;

2、说一说6元钱可以买什么,发散幼儿思维:可以2种物品,可以3种,可以更多(突破2步加法的模式,熟练运用加法,举一反三)

3、分配游戏角色,讲解游戏规则:

所购饮品价格总和必须为6元,多于或少于6元的必须及时调整货物,否则不予结账。(渗透排队交费的社会教育)

4、师幼共同游戏,个别指导。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小超市。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6的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6的加法》中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