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中班科学瓶中吹气球教案

时间:2024-06-13 21:21:34
中班科学瓶中吹气球教案(精选10篇)

中班科学瓶中吹气球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瓶中吹气球教案(精选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瓶中吹气球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猜测、探索得知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2、能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索用其他方法在瓶中吹气球的欲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大小不一的瓶子若干,瓶口套有气球。(如图所示)

2、幼儿记录纸人手一份,哭脸和笑脸娃娃若干,教师记录纸,记号笔。

3、课件。

4、操作音乐、集中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激发在小瓶中吹气球的兴趣

1、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气球。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吹气球呀?

幼:想。

2、分别请两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吹气球,并将吹大的气球固定住。

师:请你来试试。气球怎么样了?

幼:变大了。

师:说说你是怎么吹的。

幼:我是用力吹的。

小结:吹气球时要嘴巴贴住,用力,才能吹得大大的。

3、教师继续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一个小瓶子,将气球塞进瓶子并记录幼儿的猜测。

师:气球装进瓶子里,还能吹得大大的吗?

幼:能。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记录纸,来认识一下,瓶子代表什么?问号呢?小手呢?

师:好,猜测能吹大的小朋友举手,用什么来表示能吹大呢?

幼:打钩。

师:这只是你们的猜测,到底能不能吹大,还要验证一下。请你轻轻地从背后的口袋里拿出装好气球的瓶子,试一试。

4、幼儿自由在座位上吹气球。

5、师幼讨论。

师:成功了吗?那"小手"标记下面怎么记录?

幼:打叉。

小结:原来,光靠猜测不一定正确,还要动手实验才能得出结论。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第一环节中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调动幼儿已知经验,从"吹气球"到"瓶中吹气球",难度逐渐加深,激发了幼儿在瓶中吹气球的兴趣,从而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幼儿通过实验发现,在小瓶子里吹不大气球,为下一环节感悟能不能在瓶中吹大气球与瓶子的大小没有关系做好了铺垫。)

二、探索用大小不一的四种瓶子吹气球

1、根据幼儿需要,提供大小不一的瓶子猜一猜、试一试。

师:为什么一开始这两个气球能吹大,现在不行了呢?

幼:没用力。

幼:瓶子太小了。

师:那我再给你们几个大的瓶子,猜猜能不能吹大。

教师记录幼儿的猜测。

师:你们的猜测记录好了,轮到你们要去实验了。请小朋友记住:一个小朋友有一个筐,里面有四个瓶子,每个瓶子都试一试,听到音乐就回到座位上。听清楚了吗?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师幼讨论,教师指名幼儿说说有没有成功。

小结:原来,能不能吹大瓶中的气球与瓶子的大小没什么关系。

(评析:《纲要》指出:"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教师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预设幼儿的需要,以幼儿为主体,提供大小不一的瓶子,让他们在亲自试验中建构认识:原来,能不能在瓶中吹大气球与瓶子的大小是没有关系的。)

三、幼儿再次探索,寻找成功的秘密

1、激发幼儿成功的欲望。

师:两次都没成功,你们失望吗?别急,老师这里有好办法。

2、出示幼儿记录纸,交代要求。

师:这是你们的记录纸,我再请你们去实验一下上面的这四个瓶子。记录纸的背后有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如果哪个瓶中的气球吹大了,就在旁边贴上笑脸娃娃,如果没成功就贴上哭脸娃娃,好玩吗?

在实验之前,我有三个小要求:

①还是每个瓶子都试一下;

②认真做好记录;

③如果成功了,别忘了找一找瓶子宝宝身上有什么秘密(四个瓶子中的一个身上有洞,并贴有标志)。

  中班科学瓶中吹气球教案 篇2

活动设计:

中班科学《瓶中吹气球》,这一活动的灵感来源于幼儿喜爱看的少儿电视节目“小小智慧树”,里面蕴含着许许多多的贴合幼儿生活而又有趣的科学知识。因此,为了激发幼儿继续探究瓶中吹气球的兴趣,让幼儿发现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积累科学知识,经历分析、尝试到判断的过程。我预设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我预设幼儿的想法,经历三次尝试与分析,活动流程为:经验的回顾(吹气球)——分两次探索得出瓶中吹大气球的秘密——借课件提升“瓶中吹气球”的科学原理——“瓶中吹气球”比赛——延伸到日常生活。在本次活动中我主张让幼儿自己去探究,与幼儿、与材料进行充分的互动,在不同的探究中发现、分析得出不同的问题。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2、能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3、关注身边的科学,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动手实验与记录,得出瓶子上有洞就可以将瓶中的气球吹大。

活动难点:

理解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大小不一瓶口套好气球的瓶子若干(包括无洞、少洞和多洞)。

2、幼儿记录纸、记号笔人手一份。

3、课件《瓶中吹气球》(其中包含教师的记录表和原理动画)。

4、气球,底托,差气球工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气球,帮助幼儿掌握吹气球的正确方法。

1、(出示吹好的气球)师:看看,张老师带来了(气球),你们都吹过气球的吧!

2、请2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吹气球。

师:说说你是怎么吹的?你看到他是怎么吹的?

3、小结:吹气球时要嘴巴贴住气球口,然后用力,还要连续不断地往 ……此处隐藏4767个字……的小气球,送个刺猬四个大气球,但是刺猬不小心摔跤了,把气球都弄破了,最后小袋鼠送个刺猬一个爱心气球)

四、师幼共同阅读故事文字部分,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的作者是怎么写这本书的。

五、结束

师:今天我们一起阅读了《生日气球》这本书,这么有趣的故事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

  中班科学瓶中吹气球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辅导孩子采用圆曲线画气球时,不要强调画圆,应着重鼓励孩子设计式样新颖的气球。

2、深色仍采用勾线平涤,可换一种深色勾线。

3、能大胆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教学准备】

幼儿作画工具,教师范画。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师:逢年过节,不管是在大街,还是在公园,到处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气球随风飘动,空中仿佛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好看极了。小朋友没有喜欢玩气球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画气球。

二、讲解、示范

1、气球由球体和拒球线组成,画得扁一点歪一点都没关系,只要注意画几个气球时,要有高低,不要排列太整齐,球体上可随意画一些花纹图案,让气球更漂亮。

2、除这样画外,小朋友们还可以设一些形状更有趣的气球,如熊猫气球,小牛气球,娃娃脸气球等。

3、画好气球再画北景,先用曲线随意画出云姑娘的外形,再加上眼和嘴,最后在云形上端画几条曲线,表示云姑娘的刘海。

三、幼儿作画

教师在一旁指导幼儿构图。

教学反思:

1、整节课下来课堂气氛很活跃,幼儿接受的还算可以。

2、在幼儿自己画画的时候班内大部分幼儿还需教师的引导,幼儿的想象力不是特别好,以后应加中重培养。

  中班科学瓶中吹气球教案 篇8

教育教学活动目标:

1、知道气球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

2、从气流吹在脸上的感觉,感知空气的存在。

活动准备:

未充气的气球(与幼儿数量相等)、已充气的气球一个、水、馒头、沙子、豆子

活动过程:

导入: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猜猜是什么礼物?

一、 探索“气球吃什么”

1、出示充气的气球

问:这是什么?它长得什么样子?

2、出示充气的气球

问:这是什么?它长得什么样子?

3、小朋友看一看,这两个气球有什么不一样?

(一个圆鼓鼓的,像小朋友吃饱饭的肚子;一个瘪瘪的,像小朋友饿了的肚子)

4、怎样能让这个瘪瘪的气球鼓起来呢?(幼儿自由回答)

5、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东西,小朋友想办法用这些东西让气球

鼓起来。

(幼儿动手操作,进行探索)

6、你们的气球宝宝鼓起来了吗?你给它吃的什么?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

(小朋友想了好的办法,可是老师没有准备打气筒,我们试着用吹的办法来试一试)

二、 用吹气的办法吹气球

1、请一个幼儿用吹气的办法尝试吹气球。

2、你们想不想让气球鼓起来?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吹的办法。

3、气球为什么会鼓起来?你在里面吹了什么东西?

三、 从气流吹在脸上的感觉,感知空气的存在

小朋友把你的气球口对着自己的脸蛋,慢慢的把气吹到脸上,有什么感觉?

四、 放飞气球

1、 气球宝宝今天很高兴认识这么多的小朋友,它要给大家跳个舞 。(老师示范放气球)

2、小朋友,也让你的气球宝宝来跳舞吧 。

活动延伸:

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气球放飞后会到处乱窜?谁给了气球宝宝的力量?

  中班科学瓶中吹气球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入园时间短,团结协作的能力差,为了培养孩子团结协作的能力,体验协作的乐趣,我设计了这个游戏。

活动目标:

1、能够积极参与集体游戏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听老师的指挥。

2、训练幼儿手拉手拉一个圆圈,体验共同协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块足够大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引起幼儿的兴趣。

1、你们玩过气球吗?

2、喜欢玩气球吗?

3、与幼儿一起回忆玩气球的情景:说说气球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激发幼儿学习的动机。

4、今天我们用我们的身体来变一个大气球好吗?

二、活动指导

1、请小朋友手拉手拉成一个大圆圈。

2、老师说放气时,大家嘴巴里发出放气的声音并向圆中心走,小手不能放掉;当老师说打气时小朋友立即后退把圆圈拉大,但是手不能放掉,放掉了气球就爆炸了。

3、组织幼儿游戏。师随时关注幼儿、提醒幼儿要慢慢的走,当心气球爆炸。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户外模仿气球来回飘动、旋转、下落等的样子,感受快乐的情绪。

  中班科学瓶中吹气球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感知气球的色彩美,体会猫咪的行为美。

2、培养孩子安静倾听的习惯。

3、学讲故事中的句子。

活动准备:

1、故事课件。

2、猫咪、小狗、小猴、小猪图片和袋鼠妈妈头饰各一个。

3、红、黄、绿、蓝气球各一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4至不同颜色的气球,问: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幼儿回答)对了是气球。那这些气球都是什么颜色的?红颜色的气球像什么?黄色的气球又像什么?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气球?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这四只气球还有一段小故事呢。

二、过程:

1、出示课件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请孩子欣赏。

2、教师边引导幼儿回忆故事边出示教具,问:刚才故事里的小动物都是谁呢?(幼儿回答)

(1)袋鼠妈妈送给谁一束气球?

(2)红颜色的气球送给了谁?那红颜色的气球像什么?

( 让幼儿学说短句:红色的气球像团苹果)

(3)黄颜色的气球送给了谁?黄颜色的气球又像什么?

(让幼儿学说短句:黄色的气球像鸭梨)

(4)绿色的气球送给了谁?小猪在干什么?它为什么哭了?

(5)后来,小猪为什么又笑了呢?

(6)袋鼠妈妈夸猫咪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她又给了小猫咪一束什么样的气球?

3.猫咪的气球都是什么颜色的?漂亮吗?你喜欢小猫咪吗?为什么呀?

三、结束:

游戏:《顶气球》。袋鼠妈妈不仅给了小花猫气球,今天她看到小朋友们表现的这么好,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气球奖励我们,我们一起玩顶气球的游戏吧。

《中班科学瓶中吹气球教案(精选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