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水教案集锦8篇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水教案 篇1【教材简说】
跟随着小洁的目光,我们欣赏着蓝天白云、碧水青山,那跳跃的青蛙、展翅的雄鹰、赛跑的龟兔,栩栩如生,美不胜收。当小洁正想把面包纸扔进湖里的时候,她看见那清澈的湖水像镜子一样,映照出蔚蓝的天空和如画的山峦。谁忍心把这镜面打破呢?小洁攥紧了面包纸,一直到船靠岸,才把它放进了应该放的地方。
遗憾的是,那面镜子还是被一个小孩弄了个污点。那块香蕉皮,吓跑了小鱼,就连湖水也皱起了眉头。
清澈的湖水需要我们每个人精心呵护。小洁只是在那面明镜面前,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正要撤开的手,但对每个人来说,在这一瞬间做出克制,并不是都能做到的。
这点滴小事,反射出的是小洁美好的心灵。
让我们把这清澈的湖水,作为一面永远的明镜吧。别忘记小洁那企盼的目光。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体会自然美与行为美的和谐。
3、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4、促进阅读和想像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
2、轻音乐和课文录音。
3、收集保护环境的标语或广告。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美
在美妙的音乐中,师激情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欣赏一湾清澈的湖水。(出示课件)这一湾清澈的湖水你喜欢吗?好,我们就一同来学习27课《清澈的湖水》,带着你的喜爱之情,齐读课题吧!
二、初读课文,感受美
1、风景美,文字更美。同学们,想读一读课文吗?请大家翻开书129页,放声读一读课文!哪个生字难读的打上记号多读几遍。
2、大家都读得很认真。在学习中,你发现哪个字比较难读呢?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大家真善于发现问题。请把你认为难读的字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纠正字音。
3、检查学习情况。大家都在积极学习。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开火车读生字,注意把生字读正确。(课件出示字卡,开火车检查。)读得可真棒!
4、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读准了这些生字的字音。现在我们就随着小洁划舟湖上,去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吧!(出示课文插图和课文录音)
5、这里的景色真美呀!请同学们用 把文中描写景物优美的句子画出来,同桌讨论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板书:景美)
三、品读句段,欣赏美
过渡:谁来给大家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1、山石奇特(课件出示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
⑴ 指名读句子。
⑵ 你喜欢的是这句。能说说原因吗?(山石很有趣)
⑶ 这个句子中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你认为是哪个呢?(展翅欲飞)谁能做做这个动作?
⑷ 山石像展翅欲飞的雄鹰,像正要跳起的青蛙,像正在赛跑的石兔、石龟,多有趣呀!请你在图上找一找,认一认这些山石。
⑸ 谁能读,让大家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山石的有趣、奇特。读得好,有谁读得比他更好的?喜欢读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
⑹ 大家都读得很好,那你会背吗?老师想试着背,好吗?我背不出来你可以给我提个醒谢谢同学们的帮助,跟你旁边的同学互相帮助,把这段话背下来。
⑺ 谁会背?
⑻ 老师跟大家一起合作着背诵,老师读前半部分,你们根据课文内容接后半部分行吗?
⑼ 这些句子使我们感受到山石的奇特。谁再把你找到的好句子与大家一起分享。
2、湖水平静(课件出示: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⑴ 大家把这句读一读,湖水给你什么印象?(板:平静)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⑵ 师述:对,湖水能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可见她的清澈、平静、明亮。
我请一位同学读这句话,其他的同学闭上眼睛,让我们一同感受这美丽的湖水。
⑶ 请带着你的感受美美地读这句话。
⑷ 此情此景小洁的感觉是怎样的?谁来读?(课件出示句子: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⑸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
⑹ 山石是奇特的美,湖水是平静的美,大家可以继续汇报美的句子。
3、小鱼活泼(课件出示: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
⑴ 汇报。跃是什么意思?
⑵ 大家都感受到了小鱼多有趣呀!多活泼呀!你想对小鱼说些什么呢?
⑶ 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可爱的小鱼。读读这句话,看谁最喜欢小鱼,最能读出小鱼的活泼。
⑷ 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个句子,我也来读读,行吗?
⑸ 读书的方法很多,像想象读、表演读这句话怎么读才能读好呢?请大家分小组选择你们喜欢的方式朗读这句话。你们也来试试。
⑹ 看谁能把小鱼的可爱读出来。指名读
4、读1~4突然前的自然段:
小船在微波中轻轻荡漾,微风拂面而来,蓝天白云、两岸山石奇特,小鱼在欢快游玩,这样的画面能不叫人陶醉吗?让我们随着音乐美美地读读课文一同去欣赏美的风景、感受美的语言。
5、风景是美的,在同学们动情的朗读中,老师更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
四、讨论,发现美
过渡:小洁在欣赏美景时又发现了什么?她在想些什么?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课件出示插图)仔细观察小洁,她手中拿着什么?她可能在想什么?
2、她把面包纸丢到湖里了吗?你从哪看出来的?(出示句子:她跨步上岸,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
3、你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什么?
4、我们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扮演小洁,其他的同学朗读这句话,好吗?
5、你还知道什么?(出示句子:突然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鱼。小鱼吓跑了,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的景象不见了。)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齐读,注意读出小洁生气的语气。
6、师小结:小洁先是沉浸在美丽的景色之中,当洁净的湖水被破坏后,她感到不满,然后看到垃圾箱,她眼睛一亮这一神态变化反映了 ……此处隐藏10035个字……来,载歌载舞的同傣族小朋友一起庆祝泼水节,感受泼水节热烈、欢快的气氛。
活动二:
1、欣赏“象脚鼓”独具特点的“咚咚声”,请同学猜一猜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哪件乐器发出的声音。模仿听到的象脚鼓声,感受节奏的强弱,再用动作来表现这种强弱的节奏,以这些实践活动体会傣族“象脚鼓”音乐节拍的强弱规律。通过欣赏教材中的图片,简单认识“象脚鼓”这种傣族常见的民族乐器。
2、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了解傣族另一种民族乐器——葫芦丝。请同学在对比感受中说一说葫芦丝乐曲和象脚鼓乐曲的区别,他们分别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3、欣赏教材中的主图,了解傣族泼水节是傣族最欢乐的节日以及泼水节的民俗知识。提问学生:“如果让你在刚刚欣赏过的乐曲中选择,哪首更适合在泼水节上演奏呢?”从而引出“象脚鼓”的节奏更符合泼水节这一欢快、热烈的情绪。
4、创设情景:随“象脚鼓”的音乐一起跳起来,和傣族小朋友一起欢度泼水节。学生即兴舞蹈,感受音乐和泼水节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三:
1、在欣赏过教材图片或其他艺术作品后,对傣族的民俗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了解孔雀被傣族人民称为最吉祥的鸟,是可以带来幸福的鸟。通过对孔雀的观察,进行孔雀羽毛的写生活动,加强学生对线条的认识和把握,同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可以画出看到的孔雀羽毛(教材中的图片或实物等)、记忆中的羽毛、想象中的羽毛等。
2、在绘画表现时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对线条的把握,特别是对于孔雀羽毛的主线的表现,需要应用较长的线,而具体的纹饰线条则较短。排列也密集一些。通过实际的观察与表现,使学生对线条的疏密对比关系和其中所隐含的一种节奏感有所认识。
3、用自己的绘画作品或者是直接剪贴旧画报,制作美丽的孔雀羽毛装饰物,并装饰在自己身上,进行孔雀舞蹈表演,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小孔雀”,表演出欢快的心情。
教学评价建议:
1、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随机评价。
2、将学生创作的孔雀毛线描作品存入艺术档案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金孔雀》,观赏傣族民间活动图片、录像、制作羽毛装饰物
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欣赏录像带、搜集傣族知识资料等
课型:综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二、导课: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许多图片,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三、新授:
看一看:
放录像。学生观赏傣族人民欢庆节日时以及舞蹈时的情景,让学生仔细观察,了解其特点。
欣赏教材主题图,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了解图中介绍的是傣族泼水节的欢庆场面,掌握有关傣族“泼水节”的民俗知识,从观察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中,初步感受人们在欢庆节日时的喜悦心情。
说一说:
让学生自由发言。大家还知道那些关于傣族的知识。
(如果有学生到过那里,可借助学生的讲解和照片,效果会更好。)
重点讨论傣族民间节日时所进行的活动是什么?
傣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点?
学一学:
学习歌曲《金孔雀》,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进行演唱。
做一做:
1、在欣赏过教材图片或其他艺术作品后,对傣族的民俗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了解孔雀被傣族人民称为最吉祥的鸟,是可以带来幸福的鸟。
通过对孔雀的观察,进行孔雀羽毛的写生活动,加强学生对线条的认识和把握,同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可以画出看到的孔雀羽毛。
(教材中的图片或实物等)、记忆中的羽毛、想象中的羽毛等。
2、在绘画表现时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对线条的把握,特别是对于孔雀羽毛的主线的表现,需要应用较长的线,而具体的纹饰线条则较短。排列也密集一些。通过实际的观察与表现,使学生对线条的疏密对比关系和其中所隐含的一种节奏感有所认识。
3、用自己的绘画作品或者是直接剪贴旧画报,制作美丽的孔雀羽毛装饰物,并装饰在自己身上,进行孔雀舞蹈表演,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小孔雀”,表演出欢快的心情。
作品大展示:
将学生作品分别予以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拓展:
1、继续搜集关于傣族风俗知识的材料,我们将继续交流,看谁知道的更多。
2、将自己的收获与家长们共同分享。
课堂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傣族民间风俗知识以及歌曲《金孔雀》、学习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并会运用基本动作舞蹈起来
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欣赏录像带、搜集傣族知识资料、已经制作好的孔雀羽毛作品
课型:舞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二、复习:
演唱歌曲《金孔雀》,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进行演唱。
三、导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舞蹈,请大家一起欣赏一下,欣赏后,我想请大家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还知道些什么?
四、新授:
看一看:
欣赏教材主题图,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
了解图中介绍的是傣族泼水节的欢庆场面,掌握有关傣族“泼水节”的民俗知识。
从观察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中,初步感受人们在换请节日时的喜悦心情。
欣赏教材中“金孔雀”的表演造型,或以录像等形式欣赏其他舞蹈的艺术作品,进行对比,了解傣族传统中的孔雀舞就是由男人表演的,从而树立男同学的舞蹈表演信心。
模仿孔雀舞的动作造型,在《金孔雀》的歌声中,创编或即兴舞蹈起来,载歌载舞的同傣族小朋友一起庆祝泼水节,感受泼水节热烈、欢快的气氛。
说一说:
让学生自由发言。大家还知道那些关于傣族的知识,(如果有学生到过那里,可借助学生的讲解和照片,效果会更好。)
舞一舞:
学习傣族舞蹈的基本舞步和基本动作。
跟着录像资料上的舞蹈动作舞动起来。
另外,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基本动作进行自己创编的活动。
创设情景:随“象脚鼓”的音乐一起跳起来,和傣族小朋友一起欢度泼水节。学生即兴舞蹈,感受音乐和泼水节欢快、热烈的情绪。
课堂拓展:
将自己在本课中对白族的人文风情和地域文化的了解介绍给爸爸、妈妈听。
课堂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课后札记:
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涨,让老师感到自己的知识有些匮乏。孩子们的想象力与表现力,使老师再一次感受到时代的进步。电教仪器的使用,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发展,增强了教学中活跃性,效果不错。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