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绝句教案

时间:2024-06-13 21:30:07
绝句教案汇编五篇

绝句教案汇编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绝句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绝句教案 篇1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词人李清照的诗(板书:李清照)

2、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你们搜集李清照的有关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

(学生交流资料)

3、同学们的资料很详细也很全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李清照写的这首(板书课题及古诗,学生随老师板书念).

二:整体感知古诗

1.师范读古诗.

2.生读古诗,要读通顺流利.读熟后可读给同桌听.

3.指名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首诗赞颂的是谁?

三:利用网络,理解古诗内容

(一).理解前两行诗句.

1.自读古诗,读后从古诗中找出两个赞颂项羽的词语.

2.你找的是那两个词?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人杰”和”鬼雄”的意思.)

3.前两行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找两三名学生说前两行诗句的意思.)

4.这两行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读出英雄气概)

5.现自己试读,再指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评议.

(二).查找资料,理解后两行诗句.

1.齐读后两行诗句.

2.提问:读后你有什么疑问,最想知道什么?

(项羽是谁?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江东是什么地方?等)

师:善于提问时很好的学习习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才会学到更多的指示,这节课老师就把问题交给你们,利用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自己解决问题,有信心吗?

3.教师指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

(1).在”百度搜索”中输入”项羽”两个字,然后点击搜索.

(2).教师推荐选项:1.项羽;2.楚汉之争和汉朝建立;3.项羽.

(3).自己选择一项了解有关内容.

(学生自读资料,教师巡视指导.)

(4)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把你了解到的说给同学听。

(学生交流资料)

观察资料中的项羽画像,你有什么感觉,从哪感觉到的?

(学生说说自己的感觉)

(5)提问:通过李清照对项羽的赞颂及刚才咱们了解到的资料,你认为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说自己的看法:宁死不屈、不苟且偷生、有英雄气概等)

师: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绝不屈膝投降。

(6)后两行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读诗,读出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

(学生自读、同桌读、指明读,并互相评议)

四:了解写作背景体会感情。

(1)、师: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至今思项羽”,宋朝女词人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失败的英雄呢?这和作者当时所处时代背景有直接关系,谁把课前搜集到的作者所处年代及当时的写作背景给大家念一念?

(学生交流资料:靖康之变及写作背景。)

教师播放一段带有解说的“靖康之变”的电影资料。

(2)、师: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年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远。此时,作者在赞颂项羽,思念项羽的同时,还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学生说: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恨、失去家园的悲痛、为国家担忧等)

(3)、此时作者是怎样的心情?(气愤、伤心等)

(4)、再度,读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自读、指明读,互相评议)

(5)师:处于封建时期的李清照,虽是一名柔弱女子,而她不仅在文学上能流芳百世,同时,能有如此的英雄气节,实在令人佩服。

(6)、再读诗,读出作者报效祖国的气节。

(自读、指明读,互相评议)

(7)真正的英雄是能够激励后人的,项羽的宁死不屈与南宋统治者的贪生怕死形成鲜明的对比,《夏日绝句》一诗既是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颂,又是对南宋懦夫的讽刺,更是李清照高尚民族气节的铿锵表白。

(8)在次读诗,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可外延伸

(1)上网搜集李清照其他诗词,读一读,并把自己最喜欢的诗词读给同学听。

(2)教师推荐另一位绍兴女英雄——秋瑾。

课后上网查找秋瑾资料及他写的诗句。

绝句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李清照高尚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同学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

2、在古诗教学中将复杂的历史背景运用多媒体加以介绍,使同学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3、鼓励同学查资料,讨论,自读自悟,促进同学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课前准备

通过阅读、上网查资料,了解有关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和项羽的有关资料,将收集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教学流程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同学兴趣,了解历史背景。

1、播放《射雕英雄传》片段

(荡气回肠的音乐,激烈严酷的战争局面给同学以强烈的震撼)

2、师导入: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片段,虽然是武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饱受战争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已经了解了一些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3、同学将收集的资料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出来并向大家介绍。

如同学介绍不完整,可补充:

李清照:(1084~约1151)

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著名女词人。她出身于一个具有文化保守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十八岁时与太同学赵明诚结婚,混后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耻南下,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仃地度过寂寞的晚年。

靖康耻: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羞耻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

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

(由于本课涉和的历史背景较复杂,事先安排同学收集资料,并利用多媒体加以介绍,对同学理解全诗大有协 ……此处隐藏4334个字……天的风柔柔的!谁来读?春天的风真轻柔啊!把小朋友的脸蛋都吹红了。

3春天的风像小姑娘的手一样,她轻轻地抚过花园,,花园里的花儿

都开了,你都闻到了什么花香了?

(拓展顺势练读,春天的桃花粉红粉红的,好香啊!你来读。

迎春花黄黄的,也很香!你来读。

玉兰花白白的,香极了!你来读。

4春天的花真香啊!满教室都飘着花香。我们一起读。

5春天,太阳暖暖地照着大地,花开了,草绿了,到处生机勃勃。

谁愿意把1、2两行连起来读个大家听?(我们一起读,美美地读。全班读)

(三)学习第三行诗.

春天,不光有美丽的花,绿绿的草,小动物也加入了这春的聚会。

(CAI视频:你们看,谁来了?对啊!春天的使者小燕子飞来了。

1这就叫出示:泥融飞燕子 谁来读?

2读:喔!这只小燕子不太高兴,它飞不动了。谁来读?

3这只小燕子,好高兴啊!飞得可真快啊!谁能像他这样读?

4你的飞读得真好,谁能加上动作读就更好了。多么活泼的燕子啊!

51、2横排的小燕子飞起来。评:哎呀!你们是不是要去捉虫子啊!

6来!3、4横排的小燕子也飞起来。评:你们是不是要去筑巢啊!

7所有的小燕子我们都飞来了!我们一起读,读出小燕子的高兴和喜悦吧!

还有谁来啦?

(四)学习第四行。

1谁来读读第四行诗?

评价:你的睡读得好,鸳鸯睡得好舒服,

2鸳鸯睡得真甜啊!

3谁加上动作读,就更好了?

沙滩暖和极了,它都不想起来了。

4春天来了,春暖花开,这么多小动物都出来享受春天的美景,现在咱们连起来齐读两行诗,有没有信心读好?

5春天里,除了小燕子和鸳鸯外,还会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呢?

6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这么多的小动物们都出来了,他们都

加入了这春的聚会,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乐趣。来我们再一起来读最后一句。

7诗人仅仅用了20个字就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现在咱们把全诗连起来,加上课题和作者没有信心读好?

看着老师的板书自由地读。(1-2分钟)

8指名读 评价 下面一个同学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9全班一起像他这样,加上动作美美地读。

老师都想给你们加上音乐了。一起配乐读。

四、熟读古诗,背诵表演。

看着同学们背得如痴如醉的样,我想这些画面一定牢牢地记在脑海

里了,不看书,就看图,有没有信心背下来,快准备准备吧。(喜欢的方式来背诵)

(指名背,小组背,全班背)

五、课堂延伸,古诗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了杜甫的《绝句》,

老师还带来了另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想不想读一读啊!

早春

(唐)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自由地读一读吧。

2、指名读,评一评,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

3、师范读介绍诗意。京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浸润得酥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无。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

4全班齐读。

板书设计: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绝句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利用注释,展开想象,理解诗句,读懂古诗。

2、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想象诗人所描绘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背诵,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绝句》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并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的意境。

课前准备: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步入“与古人同行。”还是老样子,进行“背诵古诗擂台赛”。

教学内容:

一、揭示课题。

1、设境激趣

2、板书课题

3、背景简介

课前,刘老师布置同学们查阅与这首诗有关的资料,或有关杜甫大诗人的资料,谁找到了,愿意把他找到的告诉大家吗?

师小结:他一生在穷困和战乱中度过的,但这一首诗却是在他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写的,那时,一场战乱刚过,老百姓终于能过上安定的生活,(师简介“安史之乱”)杜甫写的这首诗就是反映当时太平环境下的情景。

二、初读古诗,点明学法。

1、点明学法

师:平时我们学一首古诗,大体分几步?(师生齐说五步骤。)

[第一步、读准字音。第二步、感受意境。第三步、理解古诗。第四步、读出感情。第五步、背诵默写。]今天,我们就按这五步骤来学习《绝句》。

2、读通古诗

(自由朗读这首诗-同桌互读互评-指名读-评议。)

3、小组交流合作

三、理解古诗,交流汇报。

四、感受意境。

1、选择方式,感受诗意

师:刚才我们已经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那么,在你的脑中,是一幅怎样的画呢?请同学们自由想象,可以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也可以闭上眼睛想象,擅长画画的同学也可以画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

2、展示学生作品、小结

诗人不是画家,但胜过画家,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描绘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美丽多彩的春景图。

3、朗读古诗

学生用朗读的方式来表现这首诗。

4、描述意境

学生用描述的方式来感受诗境。(学生说)

五、读出感情。

1、自由朗读

师:多美的一幅画面啊!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这些美表现出来吗?

(先自己读一读--读给小伙伴们听--指名读)

2、录音范读

3、感情朗读

师:是啊!船从万里之遥的东吴而来,动乱之后,这条江的交通畅通无阻了,诗人可以乘舟返回故乡与亲人团聚,这又怎能不叫诗人喜上心头呢?再读这首诗,把诗人的这种心情读出来。(指名读)

六、背诵、识字、默写。

1、指导背诵

师:这么美的诗,不背下来多可惜啊!(学生自由读,再同桌互背)

(指名背、齐背)

2、识字

师:懂得背诵还不够,还要把它默写下来。在默写之前,我们先来识记诗中的三个生字,同学们先自己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生字的?

3、默写古诗

七、总结

《绝句教案汇编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