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6-13 20:54:52
【精选】中班教案集合7篇

【精选】中班教案集合7篇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第一阶段活动目的:

1、通过反复欣赏表演游戏《萝卜回来了》,知道名称,初步理解内容,对表演有一个

2、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3、培养幼儿欣赏的好习惯,钻心听、用心看,看后要热烈鼓掌。

4、教育幼儿要关心同伴,萌发幼儿团结友爱的情感。

5、整体认读汉字:"箩""卜""回""来""了""小""兔""猴""熊"。

活动准备:

认识过冬天并了解冬天的特征。学过小兔、小猴、小熊的律动。

排练好表演游戏,布置好场景、头饰、服装。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交代任务。

老师边拉开布景边讲:小朋友,从台上的场景看这是一件发生在什么季节的事情?(冬天)。

你们从哪儿看出是冬天?教师与幼儿讨论后

小结:小朋友说得对,台上的布景是雪天。好大的雪呀!大雪把各处都变白了,地上白了,树上白了,屋顶上也白了。又刮风又下雪。天气好冷呀!

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个表演,这个表演是讲在冬天下雪时发生的事,表演的名字叫《萝卜回来了》。

(二)幼儿观看表演,让幼儿逐步理解内容。

1、第一遍表演观看后提问:

(1)表演的名字叫什么?

(2)表演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2、第二遍表演,掌握角色的出场顺序。

观看后提问:

(1)表演"萝卜回来了"里面有谁?

(2)谁第一个出来找东西吃的?谁第二个出来找东西吃的?谁第三个出来找东西吃的?

(3)他们找到东西吃了吗?找到了什么?

3、第三遍表演,让幼儿初步理解内容。

让幼儿带着问题看表演:小朋友一边看一边想萝卜是怎么又回来了呢?仔细看看小动物们找到萝卜想吃的时候,想到了什么?

观看后提问:

1)下雪了,小兔找不到东西吃,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大萝卜。他想吃,可他为什么不吃,要送给小猴吃?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

2)下雪了,天很冷,小猴子睡觉起来,肚子饿了,到外面找不到东西吃,忽然看到门口有个萝卜,他为什么不吃?想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

3)小熊睡觉起来,肚子很饿,正想到外面找东西吃,忽然看见门口有个大萝卜,他想吃,可他为什么不吃又送给小兔。

4)小朋友们想想萝卜是怎么回来的?老师和幼儿边讨论,边用填空的方式帮助幼儿小结。

4、第四遍表演。

表演后提问:你们觉得它们是怎样的小动物?幼儿讨论后小结:这些小动物都能想到同伴,他们找到吃的东西自己不吃,送给同伴吃,他们真好!

(三)表演结束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中班教案 篇2

目标:1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想象变化的神奇,明白贪吃冷饮的坏处。2大胆想象,尝试仿编故事情节,体会想象的乐趣。准备:1ppt、头饰。2.《幼儿画册》第2册第32页

过程:1教师变魔术,引发幼儿兴趣。

(1)你们看过魔术表演吗?请幼儿描述自己看到的魔术表演

老师今天也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魔术表演,小朋友想看吗?仔细看,看老师变出了什么??

球、纸牌

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他变出什么??

观看ppt

(1)提问:故事里有哪些动物?

幼儿:小猴、小猪、小熊

小猴子变出了什么?

幼儿:冰淇淋房子

(2)小朋友想知道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房子吗??

那我们小猴变出了什么样子的房子?

(3)小朋友如果你是小猴,你会变出什么样子的房子??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说己的答案

那我们看一下,故事中的小熊、小猪是为什么喜欢这个房子??

如果你有这么大一间冰淇淋房,你会怎么做??

(4) 像小猪一样吃饱了睡,睡醒了就吃,会发生什么事?

引导幼儿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吃了很多的冰激凌会肚子痛;会身体不舒服;感觉会很冷;会变成冰人的

2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

(1)幼儿看《幼儿画册》讲述故事

(2)提问:小猪为什么被送到医院?

3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并创编故事。

(1)如果你是小猪、小熊你会让小猴变出什么?

(2)幼儿自找朋友说说自己的创编

分别请三明幼儿在集体面前分角色讲述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积极主动地在跳骚市场的游戏与同伴交往,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买卖或交换活动。

2、在游戏中,能够轮流,分享懂得谦让,并遵守市场中的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幼儿了解跳骚市场,有初步买卖活动的经验

2、跳骚市场买卖视频

3、每个幼儿2-5个货物、购物袋、钱3元。

4、音乐《回家》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

新闻里的跳骚市场和大头儿子的跳骚市场买卖方法有什么不同?

二、跳骚市场规则

1、出示图片请幼儿判断那些事情是对的那些不对?

2、介绍游戏方法

三、市场游戏活动

1、幼儿选择当卖家或买家。

2、卖家10名,带好挂牌,摆放好物品准备营业。

3、其余幼儿拿好自己的购物袋、钱和旧货开始活动。

游戏中引导幼儿互相谦让,使用礼貌用语,有秩序进行购买或交换。

4、卖家如卖完自己的货品,可以摘下挂牌,继续去逛旧货市场,其他有货的小朋友可以继续带上挂牌当小卖家。

四、播放音乐《回家》结束活动

幼儿收整好自己的物品和钱,离开旧货市场。

二 、 快乐的跳跳糖

从前,有一个快乐的跳跳糖,他每天都快乐的跳着,可是有一天,跳跳糖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小鸟就过去问跳跳糖:“跳跳糖,你怎么了?怎么不高兴?”跳跳糖说:“棒棒糖瞧不起我,再跳也长不到他那么高。”小鸟一听就火了,马上 ……此处隐藏3149个字……主人公的情绪发展过程,知道自我调节情绪的方式。

在第一环节,我引入部分着急了一点,怕小朋友引不到生气这一块,活动后想想,通过追问的形式,深入讨论什么情况下是真的应该生气:比如爸爸妈妈妈不尊重孩子的情况下。在什么情况下不应该生气。

在第三环节中,我是设计了了让幼儿生气的时候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活动后我感觉,还可以再引导幼儿不止生气的时候,有时候太激动,太高兴的时候也可以学着调节一下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心情一直处于平稳的状态下。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

活动准备

1.动画片:有趣的数字

2.图片:在图画里找数字

3.教具:电话

动画片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看图找数字

1.小朋友,这是一幅很有趣的图画,仔细看看,在这幅图画里,你能找到什么?

2.幼儿观察后,在图画里找出数字。

二、感知数字的丰富变化。

1.情景表演

教师接听电话:喂,您好,你找东东呀,东东没有来幼儿园,你给东东打电话吧….

2.教师:怎样才能联系到东东呢?给东东打电话,你需要知道什么?

(电话号码)

电话号码是用什么组成的?(数字)

3.说电话号码

(1)教师:谁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2)思考: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

讨论后得出: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

三、交流有关电话方面的知识

1.分别请幼儿 自己知道的电话号码。

了解电话号码是多位数的。

2.你们知道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小结:固定电话是8位数的,手机是11位数的,常用的较特殊的电话是3位数的。

四、动画片,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1.教师:请小朋友看一个动画片:你最喜欢的数字是什么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数字。

五、给小动物编电话号码

1.有许多小动物家还没有电话,你们用喜欢的数字来帮它们编个电话号码吧。

提示:可以用贴数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笔写。

2.提示幼儿是否每个数字都用了,数一数,

你编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活动名称:

中班数学:

纽扣分类活动目标:

1、能按照一个以上的共同特征给纽扣分类,会记录分类结果。

2、复习点数6以内数量的技能。

3、乐于参与操作活动,感受发现的快乐。活动准备:大记录纸一张;幼儿人手一份纽扣、二个盘子、一张记录纸、铅笔;投影设备。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察老师衣服上的纽扣,数数有几粒。

二、观察多样的纽扣。

1、师:小朋友,这些都是什么呀?(纽扣)数数一共有几粒?这些纽扣是什么样的?(幼儿相互交流)

2、师:这些纽扣看上去不一样,但他们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请你说说这些纽扣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3、师:这些纽扣挤在一起,多难受呀,请小朋友按纽扣上的一个相同特点把纽扣分成两份,还要在记录纸上写下来。

4、观察记录纸,说说标记的意思,讨论记录方法。

5、请一个幼儿表演分类方法并记录。

6、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分类与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7、请个别幼儿展示记录结果,表演并讲述分类方法。

三、纽扣拼画。

1、师:纽扣除了可以扣住衣物,还可以拼成漂亮的图画呢。你能用纽扣拼出什么呢?请你数数你拼了几粒纽扣。

2、展示幼儿拼画作品,个别幼儿讲述,其余互相欣赏。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有序地观察故事画面,根据画面大胆讲述故事。

2、能积极想办法帮助小老鼠脱离危险,知道不贪吃的道理。

3、愉快地参与猫和老鼠的游戏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图片6幅、玻璃瓶一个(瓶内装有糖)。

【活动过程】

一、出示瓶子,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瓶子,瓶子里有什么?

幼:有糖。

幼:有花生。

师:你们想吃吗?怎样把瓶子里的好吃的东西拿出来?

幼:倒出来就能吃到瓶子里的东西了。

教师把瓶子里的食物倒出来让幼儿品尝。

二、出示图片,讲述故事。

1、出示4幅图片。

师:一天,鼠妈妈带鼠娃娃到外面找吃的东西,鼠娃娃发现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这里有4幅图片,请小朋友有顺序的观察图片,讲讲图片上的事情。

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阅读内容,请3—4名幼儿大胆讲述画面内容。

师:大花猫来了,你有什么办法救小老鼠呀?(幼儿讨论)

幼:把瓶子打破。

幼:用绳子把鼠娃娃拉出来、用刀把瓶子切破……

2、出示后面两幅图片。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鼠妈妈是怎样救鼠娃娃的。

幼:鼠妈妈用石头把瓶子打破。

师:鼠妈妈和鼠娃娃有没有被大花猫吃掉?

幼:没有。

三、幼儿和教师一起完整讲述画面内容。

师:刚才故事里的鼠娃娃因为太贪吃差点被大花猫吃掉,小朋友可不能像小老鼠那样贪吃。

四、游戏:猫和老鼠。

师:刚才我们讲了一个关于猫和老鼠的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玩猫和老鼠的游戏吧。

【故事讲述】

鼠妈妈带着鼠娃娃,外出寻找吃的。

鼠娃娃发现草丛中有一只玻璃瓶,瓶子里装着香香甜甜的糖果、饼干。

鼠娃娃悄悄地钻进玻璃瓶,在瓶子里大口大口的吃起来,鼠娃娃的肚子胀的圆鼓鼓的。

大花猫来了,鼠娃娃想从瓶子里爬出来,可怎么也爬不出来,急的大喊:“妈妈!妈妈!”

鼠妈妈拿起一块石头,打破玻璃瓶,鼠娃娃从瓶子里跑出来。

鼠娃娃跟着妈妈往家里跑,大花猫在后面紧紧地追,最后,鼠娃娃和妈妈跑回了家。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精选】中班教案集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