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说课稿

小学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4-06-13 21:31:05
【热门】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汇编八篇

【热门】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汇编八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说课稿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松鼠和松果》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0课的内容,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主要写两只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文章语言轻新明快,情节生动,引人入胜,深受儿童喜爱。通过学文使学生领悟到我们在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知识目标: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能力目标:在读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情感目标:初步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愿意参加植树,认养树木等活动。

教学重点:读文理解小松鼠的“聪明活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养成爱绿护绿的行为。

二、说设计思路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识字应该目标明确、方法多样,朗读要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根据本课的重点以及新课标的精神,课中我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和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我把握“多识少写”的学理依据,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我采取先呈现带生字的词语,从词语中提出“生字”,运用多种形式熟读生字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如何识记住这些生字?然后呈现带有生字的句子,让这些字回到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看看学生“换了环境还能认识它们吗?” 朗读感悟是课文的另一重点,我紧扣课文内容的情感线:高兴、担心、快乐,在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后,让学生带着高兴的语气朗读,随机出示第二幅插图后,观察提问:“为什么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地里埋下一个”让学生自读自语。然后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两个重点句:“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和“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体会松鼠的心情,再读感悟时,特别是省略号,引领学生去发现森林其他动物的担忧。当学生明白出除了小松鼠之外,其他小动物出同样离不开森林,抓住契机,再次出现中心句: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地里埋下一个”,让学生再读感悟,学生在读中情感得到升华,深深体会文章内涵。

三、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松鼠吗?看,有两只可爱的小松鼠今天要和我们一起上课呢? (CAI课件演示:两只小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还和小朋友打招呼) 你们了解小松鼠吗?谁来说一说? 板书课题:松鼠与松果 齐读课题。 (一年级学生对新奇事物好奇心强,又非常喜欢小动物,鲜明的画面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家想不想听这个故事?先听教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音。

3、指名读课文,重点评价字音;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

4、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如果学生不能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引导进行。 (《新课程理念》十分强调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去接触文本,感悟文本,这是增强学生语感能力的必要前提。读后交流的空间也是开放的,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体差异。)

三、合作交流,学习新字

1、出示词语

cōng míng hu po hū rán zhǎ yǒn jing聪 明 活 泼忽 然 眨 眼 睛

rú guǒ zǒng yǒu yǐ hu zhǔ yì如 果 总 有 以 后主 意

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

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词语。

4、出示生字卡,谁想当小老师来试着教同学们读读。

5、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想交流哪个字就交流哪个字?

6、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学生试读。 聪明活泼的小明学会了种花。 天忽然暗了下来,很快就下起了大雨。 如果明天天晴,我们就去春游。 学了这一课,我们以会更爱护树木了。 我们有了一个美化校园的好主意。 (每个孩子的识字基础,识字能力是不同的,改变反复齐读方法,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交流识记方法再回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深记忆。)

四、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课件演示:第一幅图小松鼠在摘松果吃)如果你是这只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摘吃松果,心里会怎么想?课文里哪一自然段写这幅图? 2、自由读,看谁能读出小松鼠的高兴劲儿? 3、指名朗读,评议。 4、指导朗读重点句: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好吃。

(二)学习课文二、三自然段 (课件演示第二幅图:小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1、观察图中的小松鼠在干什么?“为什么小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二、三自然段,自读自悟。

3、交流感悟。体会松鼠的心情。

4、引出中心句:“如果光摘松果,不摘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和“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里去住呢?”通过自由读,教师范读,指导读等多种形式体会松鼠的心情。

5、再次出示中心句:“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齐读。

(三)学习课文5、6自然段

1、松鼠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多种方式读读课文第5、6自然段。 2、交流、汇报。 3、如果你是这棵挺拔的小松树,用你的姿势告诉我?那么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是怎样的?茂密的松树林呢?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那又会怎么样呢?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体会松鼠心情的变化,最后用肢体语言来理解“一棵棵、茂密、光秃秃”这三个词语,有利于学生亲身体验,引起情感共鸣,比空洞的说教更具说服力。)

五、拓展延伸,想象升华

1、如果你生活在这里,想象这里以后会是什么样的?小组讨论互相议一议,说一说。 2、以“画未来”为题,画想象中未来的松林。 3、讨论交流: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课内外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文本的价值。)

六、说板书:吃松果———埋松果—— 长松树 高 兴 担 心 快乐(板书采用文字式书,简洁明了)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小小竹排画中游》一 ……此处隐藏13128个字……师作适当的解说,让学生感知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和时代背景,感知作者在作品中借助形象倾注的情感(哪儿是对大菱二菱的爱,哪儿是对敌人的恨)并口述故事情节。再找出本文的主角──老头子的性格特征:老头子过于自信与自尊。

(约3分钟,3~4个学生。)

2、第二步:速读,勾画性格写照,呈报疑难问题。

哪些地方是老头子性格的具体写照呢?

这里要说的是人物的性格写照都散落在课文中,请学生圈点出并用从这一句看出了或这一句表现的句式独自举手发言。例如,从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可以看出老头子的自信。完了后学生还需把要解决的问题写在字条上呈报上来,老师整理、分类、筛选后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再反回合作小组进行交换讨论、解决。学生自己找的问题一般都比较浅显,这些问题在书里大部分能直接找到,容易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但教师有必要对一些问题进行补充,以完善文本对学生的要求,从而引领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合作探究。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意在检查学生从自主预习到效果反馈过程。

(约6分钟,全体学生参与。)

3、第三步:研读,走进人物内心,增强情感体验。

好的小说总是把思想隐藏在形象深处的。小说形象的描写的最基本的方面,往往是典型人物的塑造⑸。这篇小说中的老头子对大、小菱的拳拳爱心与对侵略者的切齿憎恨、在同敌周旋中的智慧与以少胜多的勇敢都寄存在这个形象中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于是在此就有必要深入课文再次研读相关语段:

(注:由于教师对学生当堂呈报的问题有不可预知性,所以只能暂时用文本要求学生掌握的问题来表述教学过程,不过后面还留有机动的时间可作调整。)

⑴ 分析人物性格的作用,合作小组讨论: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可越俎代疱。如果只有教师的侃侃而谈或者只让学生独自思考,一部分学生可能会陷入罔然而一无所得,在此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创设学生对话氛围,激扬学生阅读思维,让智慧在碰撞中产生,让知识在交流中生成,让能力在互惠中提升,这是设计这一环节的理论基础。在此学生讨论后可能会因思考的角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看法。如:具有象征的作用──爱国抗日的勇毅,爱憎分明的正气,自信自尊的严苛,智勇双全的写照;或者按教参的说法──贯穿全文的线索;甚至还有可能会说到是对二个小姑娘对老头子抱怀疑态度的反衬等等,在此教师有必要给学生以相应的肯定和正确的引导。

(约5分钟,8~10个学生。)

⑵ 全体学生朗读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怎么张嘴说话?我这老脸呀!

问题:此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现力?

此题让学生独自思考回答,以了解学生对重点语段的理解能力,考查一下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天赋,为课后的面批面改、分层教学提供事实依据;如果学生回答不理想,教师可以适时扮演起课堂中首席的角色。

(约3分钟,3~4个学生。)

⑶ 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说明原因:

本题将采用小组合作探讨的形式学习,先由同学自己选择喜欢或感受较深的句段在组内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和组内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再由组内派代表讲出所选句段喜欢的原因并把该句段朗读出来;教师可就学生的语气、语速、音准、句逗、轻重等阅读问题进行评价并作适当的调整,提高学生对自己所选语段的理解和消化能力。如,过于毒蛇即要读得重又要读得稍慢些才能品出该词在语段中的作用。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体现:

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确保个性化阅读的时间。

② 培养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 启发与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而新颖的见解,化解本课的难点。

(约8分钟,6~8个学生。)

⑷ 读语段练笔: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问题:老头子在用竹篙砸鬼子们的脑袋时,他心里会产生怎样的独白?请同学们揣摩并写出来,字数300左右。

(写作加交流约10分钟,全体学生写作,4~5个学生交流。)

设置这两个问题就是要学生仔细品味揣摩老头子爱与憎、智与勇的具体内容,增强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在阅读与练笔中发现自己,融入作品创设的环境,从而达到在情感的体验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4、第四步:反馈,鼓励学生提问,创设对话环境。

学生有可能会提到我在前面讲到的问题,那就是:既然老头子这么厉害一个人能灭杀十几个鬼子,那抗日队伍怎么会藏在苇塘里不敢出来呢?等这样富有创新思维的问题,在此我们就有必要进行预设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案。设置这样的环节为的是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里拥有了真正平等对话的机会。

(约2分钟,3~4个学生。)

5、第五步:延伸,摘引相关材料,拓展阅读空间。

课件展示《生死攸关的烛光》片断: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蜡烛熄灭了。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以课文为原点形成阅读辐射,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提高学生对语言材料外化信息的鉴赏与内隐素养的结合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世界和平的意识。

(约3分钟,教师读材料,2~3个学生回答问题。)

6、第六步:小结,教师适时煽情,引发学生共鸣。

用一些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和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图片,配上背景音乐《九·一八》来衬托小结,渲染中华民族在外敌入侵时那种誓死抗争的悲壮历史,以此表现正是有许许多多象老头子一样的英雄存在,才显示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⑺这一事实。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把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

(约2分钟,教师准备小结稿约300字左右。)

以上共42分钟,留约3分钟时间作机动处理。

五、说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提供《芦花荡》相关的资料及简略的作者介绍;用二首歌曲一前一后渲染时代氛围。

2、在分析人物性格及相关的研读内容时,多媒体同步显示教学内容,外带穿插些中国人民抗敌斗争的图片或者编辑的视频材料,与课文主题相扣。

3、拓展材料打印成课件随时调用。

运用多媒体,可以扣紧课文与课堂的环节,勾连课内与课外的脉络,提高课堂结构的密度,保证课堂前后进程的流畅。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随课堂进度而同步呈现(用手写在黑板上):

芦花荡

老头子 一切保险 (自信) 爱憎分明

(过于自信 过失(大菱负伤) 民族

与自尊) 我没脸见人(自尊) 英雄

复仇(竹篙砸鬼子) 智勇又全

【注释】

⑴⑵⑺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P16

⑶⑸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语文第四册《现当代小说鉴赏》P45

⑷⑹ 《国家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阅读》

《【热门】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汇编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